• <ol id="66a55"></ol>

    <acronym id="66a55"><blockquote id="66a55"><nav id="66a55"></nav></blockquote></acronym>
    <span id="66a55"><sup id="66a55"></sup></span><acronym id="66a55"></acronym>
    <acronym id="66a55"><sup id="66a55"></sup></acronym>
  • 您的位置:大理日報新聞網 >> 首頁 >> 理論與實踐

    綠美鄉村建設要做好“山”文章

    作者: 來源: 時間:2023/10/26 09:16

    □ 錢麗婭

    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,云龍山多地少既是劣勢,也是優勢,要做好“山”文章,充分發揮山區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,才能真正讓綠美鄉村建設成為綠美云龍的后發優勢和新動能。

    脫下“舊黑衣”,荒山變青山。為實現“無山不綠,有水皆清”的生態美景,要狠抓“軟環境”建設,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做好生態環境治理和礦山生態修復工作。要聚焦農村山區面積廣、村莊分布散等難題,打好基礎設施建設的“底子”,做好鄉村垃圾、污水治理工作,深入推進廁所革命,抓實農村人居環境治理。要堅持抓好植樹造林,在“封、種、改、提、升”上下功夫,不斷擴大山區“綠空間”,推進山區生態升級,給荒山穿上“綠衣”。

    美景成產業,青山變“金山”。綠水青山、藍天白云是云龍美景的標志,但僅有綠水青山不等于“金山銀山”,要想綠水青山變成“金山銀山”,不僅要讓山綠起來,還要讓美景成產業。在控制好農業面源污染的大前提下,要將山區分散的人、地、生態等要素有序組織起來,依托獨特的資源優勢和氣候優勢,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立體化生態農業優勢。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,打造林下經濟特色區,增強林業的供給力,立足長遠發展生態富民新型綠色農業,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。要搶抓綠色經濟發展機遇,引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,處理好企業、農民和土地的關系,推動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。

    融合農文旅,“金山”促發展。農業周期長、風險多、效益低,僅靠農業往往會因產業鏈條短、附加值低等問題難以為繼,而“農文旅”將山區農業、綠色工業、鄉村文旅康養等各項要素交融,在鞏固農業生產地位、發展旅游業的同時也讓傳統文化得到傳承發揚。要激發可持續的動能,深挖“露營+”特色,創新“農場開放日”、“采摘園”等運營模式,打造“望得見山、看得見水、記得住鄉愁”的“農文旅”體驗產品,提升農產品的文化內涵和吸引力,形成鄉村“互聯網+文旅+生態+農業+研學+康養+攝影+休閑+節慶”的產業發展新路徑。

    (作者單位:云龍縣委組織部)

   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

  • <ol id="66a55"></ol>

    <acronym id="66a55"><blockquote id="66a55"><nav id="66a55"></nav></blockquote></acronym>
    <span id="66a55"><sup id="66a55"></sup></span><acronym id="66a55"></acronym>
    <acronym id="66a55"><sup id="66a55"></sup></acronym>